图片
湿热邪气是我们很讨厌的,因为它们进入人体后会乱走。
比如湿热邪气会向下流注至人体的下焦。
人体的下焦有什么呢?
膀胱和肾。
当湿热下注到膀胱时,西医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膀胱炎;当湿热下注到肾时,西医再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肾盂肾炎。
其实起再多的名字,本质上只是一种邪气:湿热之邪。
湿邪和热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热之邪,湿邪重浊、黏滞、趋下,热邪炎热、升散、上炎,当两者结合,侵入人体的肾和膀胱,就会出现腰膝酸软、腰痛、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尿黄这些症状。
今天我们用一个中成药治疗湿热下注,也是在治疗膀胱炎、肾盂肾炎。
复肾宁胶囊:车前子、萹蓄、知母(盐)、益母草、大黄(制)、栀子、黄柏(盐)、牡丹皮、甘草、附子(炙)。
大黄是清除湿热的一味良药,它苦寒沉降、走而不守,从上焦一直到下焦,斩关夺门,将体内的湿热之邪驱赶出去。
栀子也是一味能清除湿热的药,它性味苦寒,苦能燥湿、寒能清热,它能清利三焦的湿热。
黄柏的性味也是苦寒的,它也像栀子一样能够清热燥湿,但它更有针对性,它进攻的就是下焦的湿热。
知母可以清热泻火,它既能清实热,也能退虚热,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滋阴,湿热邪气让人口苦口干,知母可以帮助生津止渴。
要是说大黄、栀子、黄柏、知母在对付湿热邪气中清热的力量比较大的话,那么车前子、萹蓄就是利湿的力量比较大。
车前子,我们知道它是一味利尿的药,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,减少体内水分潴留,但是车前子也是能清热的,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。
萹蓄也是既能清热也能利尿,术业有专攻,它主要用来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下焦症状,也就是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刚刚尿完没一会就有尿意,这在西医里叫做泌尿系统感染,扁蓄比较专注于这一方面。
接着我们还要想到湿热之邪蕴结于体内,还会导致气机阻滞,从而引起血瘀,致使气血运行不畅,阻滞人体经络,使脏腑功能失调,所以我们还要进行活血祛瘀。
牡丹皮就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,它有良好的散瘀功效,除此之外,牡丹皮还能清热,它清的是血中的伏热。
益母草也像牡丹皮一样,既能活血化瘀也能清热,但它还有一项功效,使得它更适合这个中成药,那就是利水。
最后还有两味药:附子、甘草。
这个中成药里我们用了太多清热的药,附子在这里可以反佐,附子温通十二经脉,可以宣通表里。
甘草调和诸药。
复肾宁胶囊:清利湿热、益肾化瘀,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急慢性尿路感染,急、慢性膀胱炎以及急、慢性肾盂肾炎等,症见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腰痛等。
版 | 权 | 申 | 明: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重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