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,信访接待室门前常见焦灼身影,部分群众怀揣“找大领导才有用”的执念;如今,取而代之的是依法分类处置的清晰指引,信访人理性表达诉求的平静面容——这是怀宁县高河镇信访工作法治化转型带来的真切变化。近年来,高河镇党委政府以法治思维为根本,以法治方式为路径,持续推动信访工作驶入规范、高效、惠民的法治轨道,信访秩序显著优化,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。
制度筑基,法治路径清晰。高河镇党委政府将法治化建设作为信访工作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:一是坚持德法并举,深入开展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宣传教育,发挥村(社区)法治文化阵地的有效载体作用,打造多样形式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宣传矩阵,全面引导信访工作法治化,确保每一件诉求都能精准导入法定渠道。二是聘请律师和法律顾问,全程参与重大疑难信访事项的化解,让每一件诉求都有人管、管得好、管出成效,实现权责明、底数清、依法办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。三是定期召开全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,聚力疏通信访工作堵点,协调解决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余条,形成“前端引导、中端化解、后端处置”全链条法治闭环。
创新实践,法治效能显著。高河镇坚持法治方式与为民情怀相融,立足实际探索出基层治理新实践:一是镇村干部化身“法治宣传员”和“信息收集员”,携带《民法典》、《信访工作条例》手册,让法律常识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效果初显。二是接访走访下沉一线,落实领导干部接访走访机制,充分发挥司法所、派出所、信访专干和网格员的作用,将法治信访的触角延伸到一线,全面动态排查掌握矛盾纠纷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早、化解在小、化解在基层。三是多元解纷实质化解,对复杂矛盾引入“听证+调解”模式,邀请人大代表、乡贤、专业人士组成评议团公开评议,畅通了民意表达法治渠道。近年来,推动了一批“钉子案”“骨头案”在法治框架下实现实质性化解。
成效彰显,法治精神深入。以法治化建设有力重塑了高河镇信访生态:近年来全镇信访总量同比显著下降,初信初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100%。该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积极探索“党建+信访”新模式,以“情”为纽带、以“理”述实情、以“法”解纠纷,多元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并将一批曾反复缠访多年的陈年积案,在法治轨道上找到了化解出口。居民徐某某因工程款纠纷多年,经法律顾问引导最终通过司法途径得到圆满解决。“以前总觉得‘闹一闹’才管用,现在懂了,按法律办,路更宽,理更明。”徐某某的感慨,道出了许多群众的心声。
下一步,高河镇将继续深化信访法治化实践,不断夯实制度根基,优化法治服务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信访事项的解决中,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温度,真切体会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(王长春)
重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